-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版面费[04/09]
-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投[04/09]
-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数[04/09]
-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04/09]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干旱地区(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这一变,就为周朝取代商朝奠立了神学的根据。可是,有利必有弊,这也为后世一姓帝王另一姓帝王提供了理论根据。 商朝(约前1600—约前1046),是的第
这一变,就为周朝取代商朝奠立了神学的根据。可是,有利必有弊,这也为后世一姓帝王另一姓帝王提供了理论根据。
商朝(约前1600—约前1046),是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始于汤,亡于纣,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
“烽火戏诸侯”
———西周的兴亡
商,雄踞中原,势及江淮和大海;周,偏居陕西周原一隅,臣服于商。
商朝末代出了位暴君纣王。商纣同夏桀一样,也喜淫乐,性残忍。在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令男女相逐其间,狂欢滥饮。在朝歌,花七年时间,修了一座周长三里、高百丈的宝库“鹿台”,这是堆积钱财的地方。又在巨桥修造了庞大的国库,堆满了粮食。
贪婪的搜刮和聚敛,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他不恤民情,却创制了种种酷刑,以钳众口。随意将大臣剁成肉酱,晒成肉干。纣王的叔父比干来劝他,他说:“听你说得这么好,倒很象个圣人,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挖出来让我看看!”说着就挖了比干的心。朝中重臣见此,有的逃跑了,有的就装疯。
国内一片恐怖。
商朝正江河日下 ,周国却蒸蒸日上。且说一个“虞芮争田”故事:虞芮两国相邻,为田地发生争端,久不能息。两国君主都认为西伯(即周文王)德高望重, 就说“咱们找西伯去评个理吧!”西伯的周国,当时只是商的一个诸侯国,虞、芮也是诸侯国。
他们西去周国,一入周境,即见行者相让于路,耕者相让于界;到了周邑,又见男女分道而行,长者行于路,年轻人争着为长者提携东西;到了朝堂,又见士人礼让大夫,大夫礼让卿相,无不彬彬有礼。虞芮国君见此深为感动,彼此说:“比起周人来,咱们都是小人,怎能争讼于这君子之庭呢!”彼此相让所争田地,结伴而归。
据说,天下闻之,归之西伯者四十余国,小小周国日益强大起来,成为诸侯共尊的领袖。
西伯之子周武王(前1046—1043在位)举兵伐商,八百诸侯前来助战。商朝危在旦夕,纣王还在杀害孕妇,剖取胎儿,看是男是女,打赌取乐呢!牧野之役,周兵不足五万,商兵十七万,结果,商兵阵前倒戈,周兵大获全胜。
周灭商,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前三百年都于镐(今西安市西南),史称“西周(前1046—前771)”,后五百年都于洛阳,史称“东周(770—221)”。
西周开国后,在前两个世纪里,政治稳定,经济空前发展,形成了夏商周三代的鼎盛时期。
相传,这个鼎盛时代,有个“穆王西游”的故事:
英俊的穆王(前976—前922在位)想周游天下,命造父驾着八匹骏马拉的车子,带着人马,从盟津渡黄河,沿太行,达阴山,绕河套,溯河源,登上了巍峨的昆仑山;再西行数千里,到达了西王母之邦。
西王母在风景最美的瑶池设盛宴款待穆王一行,举觞奏乐,热情洋溢。穆王赠送给西王母大批中原特产和锦绸美绢,西王母酬以当地名贵的瑰宝奇珍。西王母请穆王游历其国中的山川名胜,穆王书“西王母之山”,并种植槐树留念。临别时,穆王流连忘返,西王母劝饮再三,并作歌曰:“祝君长寿,愿君再来!”穆王此行往返三万五千里,带回了中亚和西域广大地区的深厚情谊。
这故事是战国时才见于记载的,记叙了西周盛世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虽难以视为信史,也绝非向壁虚构。因之,周穆王被誉为最早的著名游历家和开拓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人。
西周与夏商一样,盛极衰来。
周厉王时,王与民争利,强占山川林泽,以为“专利”。
百姓无以谋生,民怨沸腾。厉王又以苛刑峻法残酷。公元前841年,百姓,最终酿成一场暴动,史称“国人暴动”。这场暴动,标志着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开始动摇,周王朝也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落。
古史概称“上下五千年”,但在公元前841 年之前,有文献与传说,但没有确切纪年,从这年开起,始有确切的纪年。
西周的亡国之君是幽王(前781—前771在位),史书上讲到他,总要讲到“幽王宠褒姒”的故事。
幽王的妃子褒姒,长得很漂亮,就是不大爱笑。幽王宠爱她,总想逗她笑一笑,千方百计,总也不成。幽王忽心血来潮,想不妨举烽火逗逗她。
“烽火”,是十万火急命令的军事信号,关系国家安危,岂可视作儿戏!幽王竟然忘乎所以,下令举火。一时,烽火连天,烽烟四起。各路勤王的兵马,鸣金击鼓,日夜兼程而来,赶到都城一看,既无战事,更没敌人,大为懊恼,偃旗息鼓,愤然而去。褒姒见了,不禁大笑起来,幽王也很开心。
文章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网址: http://www.ghdqnyyjzz.cn/zonghexinwen/2022/120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