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四川农业专家在沙漠地区种出羊肚菌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30 02:5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川观新闻记者 史晓露 隆冬时节,甘肃河西走廊的大地一片萧索、白雪皑皑。但在古浪县黄花滩镇幸福新村,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盐渍化研究站副站长张生银一早钻进

川观新闻记者 史晓露

隆冬时节,甘肃河西走廊的大地一片萧索、白雪皑皑。但在古浪县黄花滩镇幸福新村,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盐渍化研究站副站长张生银一早钻进大棚,喜不自禁,一朵朵羊肚菌正破“土”而出,撑开褐色的“小伞”,沙漠砂中长出羊肚菌,他还是头一回见到。

和他一样兴奋的还有四川省农科院的农业专家。“我们的想法变成了现实。”12月28日,四川省农科院四川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谭昊激动地说,“事实证明,用沙漠砂代替土壤栽培羊肚菌的想法是可行的,这将节约大量优质耕地。”

羊肚菌属于名贵食用菌,单斤售价可达100元以上。由于利润可观,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不过,目前的羊肚菌主要栽培在有机质含量丰富的肥沃土壤里。

为了避免羊肚菌与粮油作物争夺耕地,谭昊博士和团队一直在探索,能否开发利用有机质含量较少的沙漠化或半沙漠化土地种植羊肚菌。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羊肚菌出菇所需的有机质主要来自外源营养袋而不是土壤,腐殖质不是供应羊肚菌出菇的主要营养。根据这个理论,有机质含量极低的沙漠砂具备用作羊肚菌栽培的条件。”谭昊说,以此为前提,他们用沙漠砂作为羊肚菌栽培基质进行了小规模试验,结果取得了良好的出菇效果,折合亩产达480公斤,且产量高于羊肚菌栽培产业的平均水平。

今年,谭昊团队又与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盐渍化研究站合作,进一步扩大试验规模。他们在甘肃古浪县和景泰县的沙漠及半沙漠化土壤试验示范了24亩羊肚菌。

在沙漠地区种植羊肚菌,要克服的一大困难就是维持羊肚菌生长所需的湿度。“沙漠地区气候干燥,起初,大家心里都没底。”谭昊说,最后他们利用多通道物联网实时监测技术,建立了羊肚菌栽培的生态环境参数,通过对田间条件精准控制,辅以覆膜等技术手段,最终保持了羊肚菌所需的湿润环境。

“今年我们首次将沙漠砂转运到大棚里种植羊肚菌。”景泰县草窝滩镇西和村村民张生博说,今年是他种植羊肚菌的第四个年头,该村属于半沙漠化地区,土壤偏弱碱性适宜羊肚菌生长,前几年他利用沙壤土种植了20余亩羊肚菌,但技术不成熟,亩产只有100公斤。今年他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第一次实现了高产,亩产达到300公斤。

利用沙漠砂种植羊肚菌,也更加绿色生态。“和肥沃的土壤相比,沙漠砂没有杂菌和虫卵,可以避免病虫害,种植过程中不喷农药。”谭昊说,经过实验检测,他们还发现羊肚菌还能增加沙漠砂有机质含量、提升沙漠砂的肥力。

眼下,古浪县黄花滩镇和景泰县草窝滩镇试验示范的24亩羊肚菌均获丰收,且出菇较为稳定。“10月初播种,2个月就顺利出菇,最近羊肚菌鲜菇市场价达170元/斤。”张生银说,西北荒漠化地区能种植的经济作物十分有限,羊肚菌种植周期短、经济价值高,将成为一项富民产业。最近,周边多个县市都有意发展沙漠羊肚菌产业。

“广袤沙漠,地广人稀,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利用,很有价值。”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强表示,不过,沙漠地区的农业设施投入成本高,未来加大推广需要考虑综合效益,特别是如何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实现稳产高产。

(受访者供图)

文章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网址: http://www.ghdqnyyjzz.cn/zonghexinwen/2021/1230/813.html



上一篇:(科技)走,到“农科城”杨凌看场“农业奥林
下一篇:Chris Magero:畜牧与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 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投稿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版面费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论文发表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