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走,到“农科城”杨凌看场“农业奥林匹克”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07 07:5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张长桌、一支钢笔、一个水杯,在第28届中国杨凌农高会“百名专家服务团”的活动区域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副教授刘朝斌一大早就已经接待了十多位农民朋友。 作为知名核

  一张长桌、一支钢笔、一个水杯,在第28届中国杨凌农高会“百名专家服务团”的活动区域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副教授刘朝斌一大早就已经接待了十多位农民朋友。

  作为知名核桃研究专家,每年深秋时节,无论多忙,他都要推掉手中的杂事,到农高会上为全国各地的核桃种植户“支上一招”。

  “过去大多是一家一户的散户来咨询,现在很多都是种植大户、合作社理事长,问的问题更具体、更专业,有前瞻性,都是好问题!”连续参会多年,刘朝斌敏锐地感受到了变化,“提质增效和科学种植正在不断深入田间地头。”

  10月22日,第28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开幕。新华社记者魏翔摄

  有着“农业奥林匹克”之称的杨凌农高会,是观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步的一个窗口。正在举行的第28届杨凌农高会,以“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共设8个展馆展区,2100个标准展位,总展览面积达20万平方米。

  全面展示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示范推广乡村振兴的新典型、新经验,是农高会的重要职能。在农业高新科技展区,一间奇妙的植物工厂引人注目。不同于传统的土壤种植,在由有机质、补光灯、控温器等组成的适生环境里,奶油生菜和番茄等作物生长旺盛。

  “这是一个全人工光植物工厂,主要依靠计算机精确控制植物生长的光、温、水、气、肥等要素,目前已经在雪域高原、戈壁沙漠和海岛上进行应用。”陕西旭田光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琦说。

  10月22日,观众在第28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魏翔摄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肩负着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使命。农高会上,一件件新产品、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农高会外,遍布杨凌的一座座智慧农业示范园、职业农民创业园、高科农业体验园等,描绘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图景。

  “除了逛农高会的展厅,我还参观了杨凌的智慧农业示范园,见到了黄心的火龙果、种在营养枕里的西红柿,品尝了味道独特的葡萄。”从山西来的农户商大琦说,“真是大开眼界!我留了很多专家和职业农民的电话,回去后也打算划出一片田地试种新品种。”

  科研、试验、推广、示范……杨凌的“农业智慧”正源源不断输往各地,为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增收致富贡献力量。截至目前,杨凌已在全国18个省区布局建成了350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受益群众达9000多万人。

  10月22日,在第28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上,观众在端详一台深翻机。新华社记者魏翔摄

  不仅如此,杨凌也给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带来更多启迪。在农高会的上合生活馆里,来自上合国家的葡萄酒、巧克力和各类工艺品琳琅满目。本届农高会期间,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的主体项目,上合组织现代农业交流中心在杨凌正式启用。尽管受到疫情影响,线下的交流培训难以开展,但上合国家间的教育培训、会议会展、文化交流等早已“飞入云端”,受到欢迎。

  本届农高会上,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通过视频致辞表示,农业是上合组织的优先合作方向,中国在农业技术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增强上合组织农业合作机制有效性作出突出贡献,为提升上合区域农产品质量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杨凌农高会已成功举办27届,累计吸引了上万家涉农单位、数以千万计的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参展项目及产品超过17万项,交易总额超过1万亿元,对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扎实推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张斌、陈晨、欣芷如

  编辑:冷彦彦

文章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网址: http://www.ghdqnyyjzz.cn/zonghexinwen/2022/0307/875.html



上一篇:国际视野|以色列农业,开在沙漠里的农业科技
下一篇:新研究:保护土壤生物结皮 让旱区不再更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投稿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辑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版面费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论文发表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